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醫保又迎來了不少新變化。
據了解,城鄉居民醫保按照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實行定額籌資辦法。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提高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2007年人均補助40元,到2018年增至490元,對減輕參保群眾繳費負擔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過,隨著消費價格指數自然增長,以及新醫藥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醫療費用逐年快速增長,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標準需合理調增,以支撐制度功能長期穩定發揮。
因此,《通知》落實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惠民政策要求,明確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整體提高6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即在2018年人均籌資標準上增加15元;個人繳費同步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250元。
那么,新增籌資主要用于哪些方面?《通知》明確,一方面,要確保基本醫保待遇保障到位。一是鞏固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二是建立健全城鄉居民醫保門診費用統籌及支付機制,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據記者了解,今年要把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用藥的50%納入報銷。
另一方面,要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功能。一是降低并統一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低于該比例的,可不做調整。二是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三是對貧困人口加大支付傾斜力度,在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基礎上,全面取消封頂線。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要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提升大病保險的報銷標準,現在近14億人都進入大病保險了,要讓更多的人、上千萬的人能夠直接受益,因為我們這個大病保險是有倍數效應的。醫保雖然覆蓋全民,但水平不高。農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萬,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難的。政府和社會要共同出力,緩解這個民生之痛。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2019—05—13
熱線
關注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