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于近日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報告展示了對建國七十年以來我國建筑業發展的數據統計與行業分析。
建筑業保持持續快速發展 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顯著貢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大規模進行,建筑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張,一次次突破歷史高點。
1956年總產值突破百億,1988年突破千億,1998年突破萬億,2011年突破十萬億,2017年突破二十萬億。2018年,全國建筑業完成總產值23.5萬億元。
70年來,隨著中國建筑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三峽大壩、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水立方等一系列世界頂尖水準建設項目相繼建成,成為“中國建造”的醒目標志。
港珠澳大橋
建筑業企業迅速成長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1952年,當時中國建筑業具有編號的企業僅有62家。上世紀50—70年代,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建筑業企業數量穩步增加。
1980年,全民和城鎮集體所有制建筑施工企業6604家,比新中國成立初期增長百倍以上。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蓬勃發展,企業個數迅猛增長。
2018年,全國各種類型建筑業法人單位已超過120多萬家。
從業人員持續增加 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建筑業有組織的建筑職工不到20萬人,1980年,建筑業從業人員增加到648萬人。
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推進,建筑業從業人員加速增長。
2018年,全國建筑業企業年末從業人員5563萬人,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8倍。
建筑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 多業共同協調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建筑業行業逐漸縱深發展,建設內容上逐漸發展出基建、冶金等建筑專業;建造流程上逐步向上游勘探設計和下游工程監理拓展;建設性質上形成房屋建造、土木工程、建筑安裝等統籌發展的局面。
地區結構更加均衡 東部地區仍保持明顯優勢
上世紀50-70年代,建筑業在全國各地逐步發展起來。改革開放后,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東部地區經濟迅速崛起。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等振興戰略的逐步實施,中部地區建筑業企業產值規模明顯提升。
所有制結構趨于多元 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從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建筑業企業基本是清一色的國營建筑公司。改革開放后,建筑業企業所有制呈現多元化發展。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形成了國有、集體、股份制、私營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格局,并在后續發展中不斷優化。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建筑業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奮進新時代,迎接新挑戰,開啟新征程,需要推動建筑業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之繼續穩定健康發展。
本文來源:建筑時報
熱線
關注
置頂